目录
打击乐
底鼓
20 - 50 HZ: 低频的饱满程度(可能会缺少指向)🟢
60 - 150 HZ: 提升力量感(底鼓最主要的频段,但是要注意和 Bass 协调)🟢
300 - 350 HZ :一般都会消除,可以为其他乐器让出空间(例如 Bass)⛔
500 - 1500 HZ:提升底鼓踩锤带来的打击感,帮助声音更好的在小型回放设备突出 🟢
军鼓
100 HZ 以下:大多数时候不需要这部分的声音,可以减少相位飘忽问题 ⛔
150 - 300 HZ:非常重要的打击感部分,突出军鼓的力量感和腔体声音,往往是歌曲中最重要的节奏部分 🟢
500 - 1000 HZ:可以适当消减为其它乐器留出空间,并更好的突出军鼓重要的频段 ⛔
1.5K - 3K HZ:提升军鼓的弹簧声音,高频亮度、和穿透力 🟢
贝斯
40 HZ以下:不太能听到,没什么音高感,多数情况下可以切除这部分的 Rumble,合理利用 Overtone 来提升听感。⛔
40 - 100 HZ:Bass 重要的频段,可以提升低频的基础达到整首歌的饱满度,(但要注意和底鼓协调)🟢
100 - 250 HZ:提升 Bass 音符的演奏清晰度,提升律动、清晰度和指向性 🟢
300 - 600 HZ:可以适当减少 Bass 的谐振和盒子感 ⛔
800 - 1.2K HZ:提升手指拨弦的感觉和琴弦品丝的相撞感 🟢
人声
80 - 100 HZ 以下:基本可以切掉,对人声没有什么实际帮助 ⛔
100 - 200 HZ:人声的底气,胸腔共鸣的声音,提升厚度 🟢
300 - 600 HZ:可以适当减少鼻音、闷的声音,往往这个区域的适当消减可以提升声音的通透感 ⛔
1.5K - 3K HZ:人声最核心的区域,提升可以增加声音的辨识度、清晰度和穿透力,但是要注意齿音的控制 🟢
7K - 9K HZ:注意控制齿音 ⛔
10K 以上:制造空气感 🟢
吉他
木吉他
80 - 100 HZ 以下:往往可以去除,基本没有指向性 ⛔
100 - 150 HZ:取决于演奏内容,往往需要控制 🟢
200 - 500 HZ:可以适当突出吉他腔体声音,提升木头共振的感觉 🟢
2K - 5K HZ:主要的高频区域,可以提升清晰感,突出吉他位置 🟢
5K - 10K 以上:提升拨片的扫弦打击感 🟢
电吉他
- 100 HZ 以下:基本不需要(吉他没有那么低的声音)⛔
- 100 - 250 HZ:节奏吉他的打击感,这个跟 BASS 的频段会有些冲突。🟢
如果你的吉他使用的音区相对较低,可以当成高八度的 BASS,和 BASS 一起作为节奏的部分;
如果你的吉他使用的是比较高的音区,这个部分实际上可以忽略掉一部分;但如果使用了很多的失真,你可能需要保持这部分声音的充足,这样才会给你很多的力量感
- 250 - 400 HZ:往往这个频段是你希望去掉的声音,因为 400HZ 声音堆积非常多,切掉一些会让你的声音变得清晰 ⛔
- 1.5K - 3K HZ:最重要的地方,这个频段几乎决定了你的音色风格; 🟢
如果是失真吉他,你需要选择这个频段是高或者低;
如果你是Clean吉他,这个频段很重要,因为Clean音色很少有那种连续演奏的方式,所以音头在这个频段会更突出,会给别人更清晰的这种穿透感
- 2K - 5K HZ:高频的核心部分 🟢
- 100 - 250 HZ / 2K - 5K HZ:这两个频段可以当作一个核心的位置,通过调整中频(MIDDLE)来调整你整个吉他音色的感觉 🟢
- 10K 以上: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,很多时候电吉他的基础音色不需要10K-12K以上的频段。⛔
钢琴
80 - 100 HZ以下:往往可以去除,基本没有指向性 ⛔
100 - 200 HZ:可以增加饱满低频,但要注意琴键打击的瑕疵 🟢
300 - 700 HZ:可以适当取出一部分,让高低频更通透 ⛔
1.5K - 7K:钢琴最核心的部分,适当的增加会提高钢琴在整体音乐的辨识度 🟢
10K:敲击感 🟢